杨震夏:不负韶华,法援路上的逐梦人
发布时间: 2021-02-19 文章来源: 作者:


来自陕西省镇坪县的汪某是重婚案件的自诉人,96年他与陈某登记结婚,同年生育了女儿。不料2006年陈某离家出走,音信全无,为寻妻汪某花费了10年时间,期间多次向当地公安报警、信访求助,还曾在寻妻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身体精神遭受双重打击。
万般无奈下,汪某只得公告离婚,法院判决离婚,并以汪某为查找陈某,照顾子女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判决陈某适当补偿汪某人民币1万元,可陈某下落不明,判决生效却一直未执行。
2015年汪某机缘巧合得知陈某居住在宜兴,当即报警,经公安机关查明,陈某离家后一直与袁某居住在一起。
汪某以陈某、袁某两人重婚为由向宜兴市人民法院提起自诉,但因无法找到陈某与袁某,汪某只得撤诉。
2020年9月24日汪某致电宜兴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经宜兴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杨震夏成为汪某的承办律师。
为降低诉讼成本,减少汪某来回奔波,杨震夏以“线上联系、异地协作”的形式与汪某会见沟通、通过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完成授权、委托等文书材料,并多次与汪某进行线上沟通。
开庭前她数次至法院阅卷、了解案件细节,为查明案件事实,还申请调取陈袁二人女儿的出生证明等证据。庭审时又通过各类证据逐步还原案件经过,让陈、袁二人从拒不认罪变为认罪伏法。
定分止争,坚守初心

面对那些颤颤巍巍推开法援大门,胆怯的提出自己的诉求,眼睛里透露出最后一丝期盼的求助者,杨震夏恪守初心、牢记使命,力求让每一位受援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0年10月初,宜兴市某电缆公司因担保、疫情影响导致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欲辞退老张等13名享受残疾人扶持政策进入公司工作的残障职工,双方在出勤时间、经济补偿金上存在巨大分歧,老张等人还多次到司法所反映情况。
杨震夏知晓情况后,第一时间驱车前往,为13名残疾职工开通绿色通道提供法律援助,上门为他们办理了相关手续。在了解电缆公司即将进入破产程序,公司资产由管理人接管后,工人获得补偿款的时间和风险都会增加的情况后,她一边和残疾工人释法析理,一边安慰他们一定会帮到底,给工人吃下“定心丸”。
面对电缆公司不愿提高老张等13名残疾人的补偿标准的情况,杨震夏驱车30公里前往公司进行协调,寻找矛盾调和点,让公司换位思考,经多次沟通,公司最终同意提高补偿标准。
刑事辩护全覆盖工作开展以来,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大幅度增长,面对“汹涌而来”的案件,杨震夏默默顶住了压力,时刻保持技能“满格”状态,化身时间利用小能手,分发指派样样不落,优质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在她和中心同事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宜兴市法律援助中心共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851件,办理认罪认罚见证2799件,提供法律咨询5346起,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
2020年宜兴市法援中心第三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承办案件多次入选司法部案例库、获评江苏省法律援助优秀案件,打造了宜兴品牌。
去年年初,新冠疫情突发,杨震夏第一时间报名参加防疫小分队,深入乡镇社区防疫第一线,站岗测温,分发防疫物资,为防疫抗疫工作出力。
财富的拥有可以有先后之分,但司法公正的获得却不能有先后之别。这份工作给我带来了独特的人生体验、是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杨震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