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旸在全省“平安前哨”工程建设现场部署会上强调 开展新一轮网格警格融合建设 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发布时间: 2020-10-22 文章来源: 作者: 江苏省公安厅新闻宣传中心
10月19日,全省“平安前哨”工程建设现场部署会在南通召开,副省长、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公安厅厅长刘旸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公安部关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系列部署要求,深入落实“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聚力推进网格警格指挥体系、责任体系、力量体系、保障体系融合建设,围绕网格中诉求有回应、问题能解决、隐患早消除、风险防得住,着力将网格打造成感知风险的第一触角、化解矛盾的第一阵地、守护平安的第一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各归其位、各负其责、共建共治、效能倍增,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江苏特点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
近年来,全省政法、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系列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深入组织开展“网格+警格”融合建设,发挥公安专业优势,用好基层治理资源,推动在党政统一领导下,整合汇聚政法机关、政府各部门、基层组织以及市场社会等力量,融进网格、扎根基层、深耕细作,在维护平安稳定和服务发展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今年疫情防控中,广大民警和网格员并肩战斗,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支撑下,用铁脚板守住了疫情防控前沿阵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突出贡献,形成江苏“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基层治理机制。
建立起统一权威、有力高效的指挥运转体系,形成发现、上报、交办、落实、反馈的全流程、闭环式运作。
结合落实“三官一律”进网格、当好平安稳定“八大员”等任务要求,制定网格服务管理事项、网格力量职责、网格化联动部门职责“三张清单”,确保任务有落实、问题能解决。
积极推动党委政府足额配备社区民警、辅警、网格员,建立健全网格员招聘选用制度,制定、完善相关工作规范、操作手册,积极探索融合作战的办法机制,抓好社会协同,最大限度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
推动实现社会治理各类数据云上共享,打通各级各部门指挥、工作和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网格警格“一张图”、指挥通信“一张网”、网格治理“一张屏”,推动各地网格化信息终端对接“苏格通”平台。
推动城乡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全额保障,推动专职网格员享受城乡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加强对网格员的教育培训,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严格岗位管理和纪律要求。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观摩了南通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崇川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文峰街道平安前哨指挥室、中央商务区社区平安前哨工作站、观音山街道国胜社区平安前哨工作站,在线观摩了海安市、通州区平潮镇、海门区叠石桥国际家纺产业园区、崇川区唐闸镇街道、如东县大豫镇大豫社区试点工作情况,观看了南通市“平安前哨”工程信息化建设专题教学片,听取了南通市“平安前哨”工程建设工作经验。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各设区市设分会场,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朱光远主持会议,南通市市长王晖致辞。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民政厅、司法厅、信访局、大数据管理中心相关领导,各设区市委政法委、公安局分管领导和部分警种部门负责同志,部分县(市)区委政法委、公安局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设区市委政法委、公安局主要领导在分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