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办结案件3100余起,理赔4.5亿!宜兴这个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中心,赞了!
发布时间: 2020-10-22 文章来源: 作者: 江苏省公安厅新闻宣传中心
近年来,江苏省宜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成立道路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中心,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快速、高效、多元化解交通事故矛盾纠纷。该中心自2018年9月成立以来,累计办结案件3100余起,理赔到位标的额4.5亿元。
一站式服务,
群众获得便利和实惠
交通事故案件多涉及伤情鉴定,赔偿标准计算复杂,矛盾激烈、调解困难。针对这些焦点和难点问题,宜兴交警大队积极部署、精心谋划,成立道路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中心,实现了受理、立案、调解、判决及事故责任认定、理赔计算、司法鉴定等一体化处理。
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在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同时,书面告知当事人可以选择登录线上处理平台或到一体化处理中心处理纠纷。该中心工作人员在调解前先进行法医咨询或鉴定,形成鉴定或咨询意见,最短在半天内出具法医咨询意见,并据此解决纠纷。对于当事人不同意进行法医咨询的案件,该中心集中委托鉴定,鉴定周期由原来的90天缩短至45天。
截至目前,道路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中心已开展法医咨询并调处纠纷1000余件,为当事人节省鉴定费用近111万元、诉讼费37万余元。
大数据共享,
多部门联动
宜兴交警大队成立道路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中心以来,坚持运用大数据构建公安与法院、司法、保险、鉴定机构等单位的相互衔接、协调联动机制。通过合署办公的方式,在宜兴交警大队设立一体化处理中心,下设交通巡回法庭、法医咨询室、法律援助工作室、人民调解室、保险理赔室,打破了各单位间的信息壁垒,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同时,有效避免了当事人因民事赔偿问题需要准备材料、进行鉴定等事项而在各单位间来回奔波,实现了便民服务和工作质效的双提升。
宜兴交警大队主动与法院、司法、金融协会等单位沟通协调,签署合作协议,建立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实现信息共享。同时,建立考核机制,奖惩分明,调动各方积极性。
“以前,处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前前后后要跑交警队、保险公司、法院等好几个地方,时间也要3到6个月。如今一体化办公,信息网上流转、多部门共享,一般发生纠纷的当天就能处理完。涉及伤残鉴定的纠纷,最长两个月内结案,效率大大提升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宜兴支公司的汪经理深有感触地说。
规范化执法,
提升公信力
近年来,宜兴交警大队积极探索适应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的运行规律,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专业力量参与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化解工作,大力创建多元参与化解交通事故纠纷的一体化处理中心。该中心定期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统一,及时掌握人员配置、运行、案件分流、资源整合等情况,依法高效开展各项调解工作。
“赔付标准不统一,容易成为矛盾激化的导火索,严重影响公安机关的公信力。现在,一站式办理所有道路交通事故的调解及理赔,一把尺子量到底,对于当事人来说,更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宜兴市公安局分管交管工作的副局长卢伟民表示。
宜兴市道路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中心成立两年多以来,以线下一体化带动线上一体化的总体建设目标,大力提升了宜兴交警交通事故处理执法服务水平,切实保证了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处理工作的公平公正。目前,宜兴市道路交通事故调解成功率为97.96%,群众满意度为98%。